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抗日战争期间,中日两军火炮是如何进行机动的
来源:个人图书馆-逍遥_书斋    时间:2023-08-20 15:20:05

X 关闭


【资料图】

自从七七事变后,全面抗战爆发,因为战事在我国大地上进行,双方作战都以陆军为主,所以火炮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在战斗中,火炮要支援步兵作战,因此能快速伴随部队行进尤为重要,本文来聊一聊抗战期间中日两军火炮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机动的。

当时中国工业落后,日本则优先发展海空武器,因此两国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很少,而山炮这种轻型榴弹炮就成为中日军队主要支援火力。抗战期间,山炮中论轻巧当属国军装备的法制施奈德M1923型75毫米山炮,全重仅352公斤;其次是德制克虏伯M1908型和其沪造仿品、晋造12年式75毫米山炮,405公斤;汉10年式75毫米山炮、辽14式75毫米山炮,540公斤;瑞典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785公斤,晋16式105毫米山炮850公斤。

日军当时装备的41式75毫米山炮重540公斤、94式山炮重536公斤、99式105毫米山炮重800公斤。以上中日两国各型山炮进行机动,主要由2至4匹骡马挽曳或者拆成几部分,分别由数匹骡马驮载。虽然日本能生产汽车,可是产量不高,比如全面抗战之前的1936年,日本年产汽车只有5100辆,除了其它用途之外,军用就不多,除了重要物资由汽车的运输,负重还是以骡马为主。二战期间,除了美军,其他国家军队机动都是采用汽车与畜力混用的方式。

欧洲机械化率比较高的国家如德国军队,每个炮兵团还配备2274匹马,而日军一个3747人的联队,配属522匹马。我国多山,公路也没多少,汽车反而不好用,因此侵华日军主要驮载方式也是畜力。国军与其他抗日武装没有几辆汽车,火炮进行机动更是依赖骡马。我国装备的火炮有的是从欧洲国家进口,要不就是其仿品,日本所用的火炮也几乎是仿造欧洲国家的,而西方制造的山炮是由身高力大当地马匹来驮载,拆解后按照每个部件重约100公斤左右标准来设计的。

我国马匹普遍体型较小,负重能力只相当于欧洲马的一半左右,往往服役时间不长就被沉重的山炮压垮。于是,我国山炮部队只能购买高价的华北大骡子来驮载山炮,这种大骡子耐力很强,一天可跑32公里这个标准行军距离,但是这样一头肩高毛亮的健骡,负重力也只有85公斤,另外长途行军因为营养跟不上、生病等原因,还会造成牲口大量死亡。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期间,第2集团军第5山炮团下辖某连,因为转战鲁南,该部驮炮的几十匹骡马死亡十分之九。

万般无奈之下,各路抗日武装只好将山炮继续拆解,让每匹骡马负载下降到80公斤以下,有时战事紧急,只能靠人力来背负搬运山炮部件。相比之下,日军火炮进行机动的条件就比我国好多了。因为从十九世纪末期明治时代起,日本就引进蛊格鲁撒克逊马和阿拉伯马,经过与当地马进行选育,培养出高大的东洋马,负重能力远远强于中国的骡马。

对我国处心积虑想要侵略的日本军方,更是设计出针对我国作战环境的94式山炮,该炮可在3至5分钟之内拆解成11个部件,并可在10分钟内重新组装起来。94式山炮分解后最重的是炮管,也只有95公斤,其它10个部件平均只有45公斤重,日军东洋马驮载行军就没那么吃力。

抗战期间,我国抗日武装装备差,重武器数量不多,因此火炮行军机动这个问题,并不是特别突出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非地产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